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,元朝可謂是諸多王朝中的特別的存在,首先它是外少數民族第一次征服了漢族,是純粹外族統一中原的政權。其次它存在的時間并不長,不到百年間就消亡了,但是所占的國土面積是相當巨大,成為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,如今大部分中國的版圖都納入其中。不僅如此,蒙古的騎兵而且還遠征到了歐洲,領土也延伸至此。
當面臨著只有六萬的蒙古騎兵,十萬的歐洲騎兵僅僅兩天之內就被打的只剩下了千人,這樣懸殊的兵力下,竟毫無懸念的贏了,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?讓我們仔細來研究探討一下。
我們先從蒙古的發家史開始。南宋時期,中原大地上的兩個政權分別為宋朝和金國,兩者相互對立卻難得以統一。可是就在兩人的戰況變得焦灼的時候,北方的草原上,蒙古卻漸漸強大起來。
直到1204年出現了一位奇人,他統一了蒙古的諸多部落。他就是成吉思汗,建立了蒙古帝國。建立以后,便迫不及待的開始對外戰爭,擴張領地,首當其沖的幸運兒就是西夏,隨后聯合了宋朝滅了是金國。最后在忽必烈的帶領下。反咬南宋一口,將南宋滅掉,統一了中華大地,開創了元朝。
在成吉思汗的以及忽必烈的帶領下,元朝的鐵騎兵令人聞風喪膽。鐵騎踏過,蒙古的地圖不斷的擴大,甚至延伸到了歐洲非洲。以至于歐洲的一些國家,如今還沒從蒙古鐵騎中的陰影中走出來。
他們之所以能奪得如此多的土地,靠的可不是什麼廉政,而是強大的軍事實力,蒙古騎兵可謂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,而且將士都驍勇善戰,那麼蒙古士兵為何會如此強大呢?
蒙古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,因為游牧的原因他們常年生活在馬背上。常年吃肉,飽經風吹日曬,導致在惡劣的環境下,人身體的機能是十分強壯的。
而且在當時情況下,草原上的無論男女老少為了生存,都要學會騎馬,練就了騎兵射箭的本領,以至于戰爭真正發生時,每個人都是合格的騎兵,隨便拉出來一個就能上戰場。而且蒙古帝國擅長于閃電戰,在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時,就已經沖破敵人的陣型,快速的將他們分散并且加以消滅。
在蒙古攻打到歐洲之前,已經飽經沙場。我們都說東亞是怪物房。東亞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,發動了大大小小戰爭,有很多兵法以及陣法都已經磨練的滾瓜爛熟。不僅如此,東亞的各個國家為了勢力平衡,都會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兵力,我們現在稱之為軍備競賽。但當時的歐洲卻很少有亞洲這麼大規模的戰爭。面對魔鬼一樣的蒙古鐵騎兵,歐洲人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。
在當時的歐洲諸國,十分流行重甲騎兵,這是歐洲最強大的兵種。可是與蒙古騎兵針鋒相對后,結果依然造成了慘敗。當時的事情經過又是如何呢?
原來,當時的蒙古軍隊為了擴大版圖,可以說是殺瘋了。不僅向西攻打烏克蘭,俄羅斯,還攻打中東。甚至往東歐的方向開始了自己的屠殺之路。當時世界各國都籠罩在蒙古帝國的陰影之下,因為蒙古人畢竟沒有像漢人一樣的仁愛與謙和。他們一味的將這些國家視為獵物,一旦呈現上風便會趕盡殺絕。
對于反抗的國家,蒙古騎兵會選擇屠城來進行報復和威懾。所以這樣恐怖的行為一些弱小的國家連打都不打直接就投降,但是當然也有一些勇于反抗的國家,堅持與蒙古軍對抗,只可惜雖然他們的精神是可嘉的,但事實上是慘敗的,因為他們輸了就會被蒙古軍隊屠殺殆盡。
因為蒙古軍隊過于兇殘,導致歐洲人認為這是上帝對自己的懲罰,于是將他們稱之為上帝之鞭,蒙古軍隊一路打到了賽約河。當時的匈牙利國王不愿意屈服在蒙古的鐵騎之下,于是選擇集全國之力來對蒙古軍進行抵抗,他信心滿滿的原因是有歐洲最強大的兵種重甲。這些騎兵每個人都被盔甲包裹的嚴嚴實實,刀槍不入,怎麼可能會敗于蒙古呢?于是國王不信邪,在多瑙河旁邊等待著蒙古軍隊的到達。
在此蒙古軍隊使了一個詐,蒙古軍隊假裝自己打不過匈牙利的堡壘。于是假裝撤軍,引得敵人出城,可是沒想到這一出城就壞了大事!其主要原因是歐洲的重裝騎兵雖然防御力很高,但是他們的移動速度并不快且不靈活,身上的盔甲也相當笨重,沒揮舞一次劍都要使出渾身解數的力氣。
但蒙古的軍隊不一樣,他們身穿戰甲比較輕薄,而且追求的是速度以及移動性。于是他們始終保持和匈牙利騎兵的距離,不僅如此,還通過用射箭等技術遠程的攻擊騎兵的弱點,導致這些匈牙利騎兵無法靠近蒙古軍隊,一身蠻力卻無處使。
最后蒙古軍將歐洲騎兵打得落花流水,這些騎兵跑的跑,死的死。蒙古軍隊緊追不舍,那些逃亡的士兵里第一次覺得這些人如魔鬼一樣的恐怖,而匈牙利國王也失去了國家領土。從此建立了流亡政府,開始逃亡。
這場戰爭在當時的規模中是非常大的,兩國實力戰爭的較量,也讓歐洲諸國感到心驚膽戰。于是這些蒙古軍隊在歐洲所向披靡。
但是元朝再強大,最后還是滅亡了,其主要原因是馬背上的民族確實沒有好好治理國家的思想,他們只是一味的去擴大領土,并沒有想得到領土如何治理的問題。也沒有明君一樣的仁愛之心,這樣的朝代是不會持續長久的,即便是有再強的軍事力量也只是曇花一現。